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

Andrew Lahde的最後通告

Andrew Lahde的最後通告 (2008年10月27日錢志健)

Andrew Lahde,一位在次按及金融海嘯中勁賺866%的對沖基金經理(2007年回報),上周寫了一封公開信給其對沖基金的投資者,以及有興趣「八卦」為何他要離場的傳媒朋友。文章的大標題是這樣:〈Goodbye and F--- You All!〉假如讀者有想像力,也知道這個F---是不大好的助語詞,但Lahde是要引起投資者的關注。
雖然在2008年首九個月,Lahde也有正回報,而他又利用場外(OTC)衍生工具成功地沽售次按有關資產而大賺,但他已「身心疲倦,無力再玩」。
Lahde的公開信中,除了說他再難以掌握市場的感覺及方向外(No strong opinion about any market right now!),更重要的是,Lahde需要「修補」自己的健康狀況。Lahde管理的資產不算多,只有8000萬美元,如管理及獎勵費是正常的2/20,即2%管理年費及20%獎勵費,他最少已有數百萬美元收入。
成敗繫心理質素
我相信某程度上,我了解Lahde的想法。他現在才三十七歲,在公開信當中,還說到很多對沖基金經理的「致命傷」,就是the Legacy thing,即要「名留千古」這個問題。如果有同業現在看這篇文章,我最同意的是拋掉你身上的黑莓(Blackberry),因為被資訊及工作控制,是很多中環、華爾街、東京、倫敦等金融圈中人的毛病,get stuck!
兩年多前,我在《信報》寫過一篇文章,講到操大盤的交易手,不可能在沒有最好的精神狀態下做交易。我認識一些二十多三十歲的「後生仔」,精力旺盛,在中環「蒲」到三、四點凌晨時段才返家小睡三小時後,六點早上又回到交易室再「搏殺」。這些做宏觀環球(Global Macro)的交易手,如果認為澳洲不是重要市場,香港時間七時多也需要「蒲頭」,因東京還是不可忽視的市場(東京時段9時開市,時差快香港一小時)。我認識的交易手,為了減少佣金給投資銀行的Sell-Side Trader,很多時會用電子盤作交易買賣(DMA, Direct Market Access),而不再和Sell Side的交易員「吹水」。
在忙碌的交易日,在沒有精神下操盤,是極危險之事。對投資者而言,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;我同你講,散戶在「沒有人理會」情形下的電子盤買賣,心理質素很多時便是成與敗的主要元素。
落筆此一刻,是周五下午4點30分。看到恒指過千點的回吐,我關心的,是很多人的心理質素,錢不見了,已是次要。
美國在2006年樓市泡沫未爆破前,住宅市場的總市值約20萬億美元。整個市場中,有10萬億美元是有做按揭的,即普通按揭加次級按揭,平均每個美國家庭,有75000美元資產在房屋中;一些富裕地區,如加州的蒙特利半島(Monterey Peninsula),平均房屋資產達40萬美元;中部一些地區,平均房屋資產則只是25000美元而已。上兩月我們已提及「證券化」的債權、業權或行使權,可以被轉讓再轉讓,以小博大的散戶,財富有很多已是Total Writeoff,而在美國,視乎你在哪個州居住,有很多原先已是用次按作借貸的貸款人,房價下跌,失業、物業被收回、銀主盤湧現市場,這當然不單影響普通人。我有一些朋友的朋友,在美國專做No money down的投機者,因槓桿過度,最終要宣布個人破產,有很多也是專業人士,在華人社區有頭有面,衰在一個「貪」字。
圈內圈外氣氛沉重
我無興趣用再多一些文字去講金融海嘯下的衝擊。現在周一至周四,我辦公室樓下蘭桂坊的酒吧靜得要命,以前飲啤酒,是Buy one get one free,現在有一些酒吧已是Buy one get two free,可以見到金融圈「內」和「外」的氣氛俱極沉重。
再返回操作的領域,上周在香港證券學會Logical Trader的講座,有一位基金操盤人問我股票的補救方法,即repair strategies。我是用期權跨價買賣策略的信徒,但做任何Debit Spread再加同數量的Write Call,正股是必然看漲才可以做的。現在除了很多傳統及對沖基金需要變回現金,即像女人街的賣東西策略:「要錢唔要貨」,我想不到用repair strategies如何可以幫到那一位「長倉」的基金經理,我覺得直至年尾,沽壓力量都非常沉重。
曹Sir在《信報》講到春節前後將爆裁員潮;羅耕在《信報》睇港股最差可以比現在更差,世界是否從此灰暗?
上周五,8時20分。我看到美國的道指電子盤交易,今天的期貨價格比起周四已低了550點。日經指數上周五已跌破8000點。當我完成這文章,我也沒有興趣知道道指在清晨四時的收市價,因為我要做的投資部位,我已做了,但和很多行家一樣,我的現金水平差不多是增持到極限,因為做錯的機會有無限的大;我不需要「名留千古」,但在操作的領域,我需要找到平安。
「即時死」與「慢慢死」
在這驚濤駭浪的時刻,我只會更加跟隨遊戲規則,不會硬要為交易而交易。我在這Whipsaw Market,已不能判斷大盤的走勢,我只可以等待機會,把Cash level提升,才能避開金融海嘯的吞食。海嘯是來得突然,殺傷力驚人。我相信這次是Nuclear Winter,真正的核子寒冬,因對沖基金行業,據倫敦《金融時報》估計,全世界將有三分一的基金從此消失,有一些是「即時死」,有一些是「慢慢死」,情況同樣可怕!
再談Andrew Lahde。我相信這位仁兄已是被市場壓迫到「爆炸」那種,so call it quits。不是有很多操盤人可以「捱」到幾個cycle,有些基金經理自視過高,最後一鋪勁蝕,最後還要返回起點──從頭開始。
在艱難的日子,我仍然相信人間有情!「盼望之旅」Ride 4 Hope,將夥拍Harley Davidson電單車隊的部分成員,在聖誕節期間,作五日四夜的廣東省粵西自駕私家車慈善之旅,為廣東茂名山區小學籌集善款,用於修建校舍和作助學之用。作金錢及行動上的「付出」,很多時比起窮一生精力研究炒賣有意義得多!有興趣了解,可用電郵聯絡我。
最後,身家少了幾多,不重要。如果你有家庭溫暖、健康、友情、積極的人生觀,你已擁有很多!祝大家平安!
mdehedgecenter@gmail.com

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

金融海嘯下 我仍覺富足

金融海嘯下 我仍覺富足 (錢志健 2008年10月13日)

金融海嘯令很多人失去安全感,用Bloomberg機看一看各大銀行的風險,你會發現大摩的五年信貸違約掉期(Credit Default Swap,簡稱CDS),已抽高至1300點子,比起高盛的540點子或美銀的186點子高出很多(如你有彭博資訊機,可按GCDS)!即是說,目前以CDS作指標,大摩的風險極高。我上周四在happy hour時段,還打趣和幾位傳媒朋友說可能我「老花」,看錯電腦上的小點;結果我真的無看錯!
上周五評級機構穆廸可能快要把大摩的長期A1級別降低。評級機構Egan Jones Rating指出,大摩需要注資600億美元,用來維持正常運作!大摩由今年年初直至上周四,股價大跌了48%。上周五大摩曾比周四的收市價再跌40%,最低見6.71美元,收報9.68美元。目前的問題是,大摩會否步上雷曼兄弟後塵?
無人知哪間經紀行安全
目前投資者及整過華爾街,除了懷疑日本UFJ Financial可否會真的注資大摩,它的交易夥伴(Counterparty)包括其他投資銀行及對沖基金,也要再重新評估大摩的交易風險。大摩的「難以評估資產」,英國叫作「Hardest to value assets」,在上季增加13%,行內人叫它做Level 3。無可否認,大摩急於要UFJ的90億美元注資(換取差不多20%權益)。
試想一想,9月15日雷曼宣布破產後,大摩在9月22日宣布UFJ將會注資到現在,股價已下跌了70%。文章出版的今天,是美國長假期Columbus Day,美股周一沒有市。我盼望UFJ注資大摩毋須要等到原先的14日(即明天,星期二)才可以成事,給全世界一個驚喜!
現在用大摩作為主要經紀(Prime Brokerage)的對沖基金,在雷曼出事前後已見到五年期CDS已抽高至1000點子以上,基金出現逃亡潮,何解?雷曼兄弟破產後,已凍結了差不多600億美元對沖基金資產,做了植物人,很多行家也想把資產搬到別處,但哪間主要經紀行最安全?這好像是一個謎。
大摩目前的難以評估資產,已增至784億美元;上周五收市,大摩市值只是103億美元。歷史會見證,星期二(最遲明天)UFJ的注資,會否成事。全世界也希望這交易可成事(get it done right)!
外資行將炒人
落筆的此一刻,是星期六下午。讓我在下文,分享一下在這艱難時期,我們可以做什麼。兩個鐘前,有位美資投資銀行的老外高層,和我在中環「吹水」。他做的美資行,十二小時前錄了一段五分鐘的留言口訊(Voicemail)給全世界的員工收聽。其中一段說話,是全世界現正面對前所未有的考驗,投資銀行將會做出一些更大的tough decision,即炒更多的人!我和老外M說,你未算高級,這些level薪金未算最高,應該炒一些薪金更高、福利好又有房屋津貼的level級別人士,先會到老外M。
老外M只是三十多歲。他做的這間投資銀行出了很多猛人。筆者不想在此欄為M的公司賣廣告,但這間少林寺出來的政經猛人,現在努力拯救全世界,是現在進行式,但成效還是未知之數。
M目前是Executive Director;美資行的執行董事也有很多級別,他擔心如果被炒,會否再有這些高級職位重現。他是異型老外高級打工仔,在亞洲「搵食」,但返回老家可能無得「食」那類,因世界不斷會有更精明或有人願意收便宜一些的薪金去爭食,這是這行業的自然定律。
在金融海嘯下,我不知道有幾多人還有心情打電話上電台或電視台問股票的「貼士」?我在2006年中開始「金融圈內」這專欄時,已談到金融圈外的一切才是最重要。上年度首三季賺了幾多也好,我相信大部分做長倉的人,目前都是有着無限的失望。
教宗本篤十六世(Pope Benedict XVI)上周說:「Money vanishes, it is nothing.」(金錢沒有了,又有什麼大不了)。他還說:「he who builds only on visible and tangible things like success, career and money, builds the house of his life on sand.」(即是話,金錢、成就及事業,一切都是過眼雲煙)。很多人以為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也變成遺憾。有很多人窮一生精力去研究股票或投資技巧也完全失效,那什麼才是最重要?
我無能力預測大市。我在絕對回報的操作領域,只可做好我要做的事情(try my very best)。正如教宗上周在梵蒂岡的演說:「the only solid reality is the word of God」(即上帝的話語才是永恒不變)。上帝給我們的一切,包括親情、友情、健康、有錢、無錢、才能、知識、生病、食物、飢餓、呼吸、生存及離去,都是有定時。我已覺得很富足!祝福大家!
mdehedgecenter@gmail.com
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,不得轉載。

現在估底實太早

現在估底實太早 (曹仁超 2008年10月16日)

注資不能改變股市走勢
CRB指數(代表十九種原材料)跌幅已達39%,可以媲美2000至01年(跌幅37%)或1997/98年(跌幅28%)。家吓銅價仍較2001年低潮時高出三倍;油價同1998年低位10.35美元距離仲好遠。根據哈佛大學經濟學家Martin Feldstein(佢同時係美國商業周期成員)研究,通常商品價格見底後一年經濟先復甦。換言之,即使CRB指數最近已見底,我地最少仍面對一年衰退期。高盛證券估計,明年鉛價將回落17%及銅價回落12%。UBS估計,鎳價仲有32%及白金50%下跌空間。摩根士丹利估計,明年鉛價將回落20%及鈀金45%。如佢地嘅預測準確,即距離衰退結束期仲遠。股市通常响衰退結束前三至六個月先見底,依家估底係咪太早?!
聯儲局宣布,連同G7將採取一切有需要手段去水浸金融市場。上述行為可能引發股市短期反彈,可唔可以改變股市長期大方向?答案係唔可以。
花旗調低中國境內銀行純利估計,平均達20%至26%,明年再減少22%至28%。內地銀行股前景繼續睇跌,令喺本港上市內地銀行股嘅股價今天跌幅好大。

特首今天認為,呢次全球信貸壓碎,較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嚴重,香港已進入不穩定期,並已擔保全港存款安全。過去十二個月全球股市冇咗7萬億美元市值,香港經濟係海島式經濟,無法避免唔受外面因素影響,何況過去港股受流動資金推動而一度升上32000點;去年所產生嘅財富效應及今年財富萎縮,令香港成為世界經濟中最槓桿化嘅地區之一。面對呢種局勢,特區政府可做嘅事好有限,市民只有自求多福。擔心全球經濟陷入衰退,令反彈市好短命,各國政府只係成功制止恐慌,卻未有解決危機。

有人形容依家美國經濟好似剛急救成功嘅病人,雖然已離開深切治療室,但各位唔好希望佢明天可以參加跑步。
紐約大學Nouriel Roubini教授認為,美國將進入四十年內最嚴重一次衰退,估計長達十八至二十四個月,失業率高達9%;未來住宅樓價再下跌15%;次按危機帶嚟約3萬億美元虧損(10月7日IMF估計1.4萬億美元),家吓已公布嘅虧損只有6370億美元。
雷曼兄弟三千五百多名活躍客戶持有450億美元證券,因雷曼兄弟破產,佢地無法操作自己嘅戶口,喺最近一個月跌市中損失慘重,如因此資不抵債,仍需補孖展。佢地可能較雷曼迷你債券苦主更苦,因雷曼兄弟破產而無法止蝕先會變成負資產。

展望未來,英美樓價繼續下跌,以及銀行繼續需尋找新資金注入以提升穩健性。62萬億美元市值嘅CDO市場,已減少至上周五嘅50萬億美元,估計未來仲會繼續減少落去。最終經濟可復甦,問題只係唔知邊一天開始。與1989年六四事件唔同,當年滿街鮮血(政治方面)係入市時機;今年反而係市場好麻煩(Trouble in the market)才令滿街鮮血,不可一概而論。恒生指數由去年10月高峰至今,已大跌超過50%(其中一半由9及10月完成)。1974年嘅教訓係遲入市好過早入市。
雪茄伏認為,政府一連串措施只能穩定金融系統,但無法阻止衰退出現;美國樓價仍在回落,即銀行界虧損仍在擴大。佢唔認為大量注資可引發通脹(喺衰退期通脹唔會出現),反而應擔心我地幾時先可以擺脫衰退。

黑石集團CEO施瓦茨曼認為,銀行恢復健康需時(呢間公司去年6月以31美元上市,最近市價11.54美元),銀行股冇吸引力。

Jeremy Grantham係GMO主席,佢認為家吓入市仍太早,因為美股仲未算便宜。
Caroline Baum認為,八十年代至今,央行透過放鬆銀根政策去對付泡沫爆破;最後一次係納指由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回落78%,減息至2003年6月1厘後亦回升。呢次樓價回落一樣係採用減息方法,但日本銀行1990年至今已證明甚至減至零利率,仍無法令日本樓價上升,英美會否例外?

好多人近日誇口自己一早預計次按危機出現,而忘記太早睇淡係死罪。2006年年初已睇淡,便錯過去年大牛市帶嚟嘅風光;最叻嘅人喺去年10月先睇淡!同樣理由,太早睇好亦係死罪。我老曹曾喺1974年7月開始睇好,但恒生指數喺1974年12月先見底,太早睇好代價係冇咗當年我老曹80%本金。因此恒指見底回升由得佢,直到第二個底高出第一個底為止(所謂Bottom Up);恒指見頂亦由得佢,直到第二個頂無法高出第一個頂為止(便叫Top Down)。唔好忘記旺市莫估頂及淡市莫估底嘅格言。

我老曹認為,分析員對明年企業純利展望仍然太樂觀。我老曹估計,明年企業純利較今年大部分係負增長,擔心未來恒指P/E將回落到八倍以下,即唔少股價仲有好大下跌空間。將銀行國有化可阻止存款戶恐慌,但不能阻止英美樓價繼續下沉,搞到D銀行冇息派(呢個係政府注資令銀行股價下跌理由)。

歷史證明政府愈介入經濟,經濟表現會愈差,例如蘇聯1970年計劃經濟;中國1949至78年三十年共產經濟。因為官僚唔按市場規律辦事而浪費珍貴資源,所以先有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及九十年代蘇聯解體。家吓西方國家官員大量介入金融業,後果會係點?會唔會出現crony capitalism(有權勢嘅資本主義)。不過,錢喺邊度嚟?一、稅收;二、借番嚟。政府用作收購不良資產及注資銀行嘅資金嚟自借貸市場,即資源由自由市場流向有權勢嘅資本家(官員)手中,最終導致資源錯配而壓抑經濟繁榮。有人認為市場失效,官員先介入;事實剛好相反,係官員介入令市場失效。例如「兩房」過去不按經濟規律辦事,2003年6月聯儲局減息至1厘,維持達一年之久,都係官僚令自由市場失效嘅說明,今年入市挽救銀行、情況同九十年代日本相似;美國同歐洲正步日本後塵進入crony capitalism!經過漫長一年跌市後,投資者相信高官先可以重新穩定經濟,雖然真實情況唔係咁;佢地亦相信經濟去槓桿化後,唔會帶嚟更多眼淚;佢地甚至認為,最惡劣日子已過去──例如上周五股市已見底!觀察過日本九十年代表現後,知道上述信念好脆弱。不過,外面係咁冰凍,有時亦只有捐入愛斯基摩人用雪塊砌出嚟嘅小冰屋避寒,雖然明知唔係長久居所。一年前冇人知道天氣可以變得咁嚴寒,令大部分人未有準備寒衣過冬,加上唔少投資者不但失去裇衫,連鞋、襪甚至底褲都冇埋,搞到喺嚴寒中赤裸裸;當見到禾桿草時亦死抓住唔放。

投資者今天睇睇自己嘅投資組合只見一片紅,唔少已冇咗40%市值;面對最近幾天股市反彈曾好高興,好似喺北極見到一點光咁,可惜我地見到嘅可能只係北極光而唔係陽光。

投資唔好靠預測
第一個底由拋空者平倉造成(例如2002年10月美股),日後唔再低過呢個底才確認牛市出現(例如2003年4月);反之,未來日子如創新低,便代表熊市繼續,反彈只係另一隻熊腳。到底上周五係底定係熊腳?等股市自己話畀大家知。如你一味想摸底,咁又點持盈保泰?我老曹冇水晶球,所以亦唔知幾時見底;只知一浪低於一浪要出貨(Top Down),一浪高於一浪才入貨(Bottom Up)。
預測唔係可靠嘅投資工具(如你預測,遲早出錯),只有嚴守紀律,唔摸頂及唔估底;只有當頭起時入貨,當頭跌時出貨,先係致勝方法。
政府注資銀行只解決Solvency問題,至於Recapitalization問題,就有排先搞得掂。除CDO市場在溶解中,巨大嘅衍生工具市場亦喺度縮細緊,家吓已預告去槓桿化日子完成,早唔早D呀!

Jeremy Grantham係GMO主席,佢認為家吓入市仍太早,因為美股仲未算便宜。

英美同時選擇長痛

英美同時選擇長痛 (曹仁超 2008年10月15日)

微軟創辦人蓋茨10月13日响哈佛商學院百年慶典上話,美國經濟正走向非常嚴重嘅衰退,美國失業率將升至9%以上。過去好多投資者抱住美國經濟永遠強勁嘅憧憬,唔現實咁認為市場可提供較高回報率,而從事高風險槓桿交易,依家紛紛蒙受重大損失。同為哈佛校友嘅通用電氣CEO伊梅爾特指出,金融系統穩定後,美國經濟仲會經歷兩季度負增長。次按貸款所引發嘅危機需要「某種形式嘅糾正」,企業唔會出現大規模瓦解,但經濟會出現下滑。
Dennis Gartman認為,呢次股市反彈維持唔會太耐,建議投資者利用反彈減持。
呢次金融海嘯對金磚四國影響亦幾大,中國股市已大跌,地產價格進入回落期,中國點樣擴大內需?印度零售業早已走下坡,加上過分依賴外資投入,最近印度盧比滙價亦受壓;俄羅斯受油價大跌影響,消費進入萎縮期;巴西係原料出口國,因此亦受影響。至於香港,星展銀行估計今年GDP只升3.8%(前估計4.4%),明年2.7%(前估計4.4%)。中國入口增長率減少,加上來自內地嘅自由行旅客消費增長率下降,香港股樓回落,亦令港人慳住荷包,都將影響明年香港GDP增長率。日本因日圓利率只有半厘,可對付衰退嘅武器冇乜,相信今年第三季已確認衰退。
雪茄伏認為,美國政府有能力阻止panic,卻無能力阻止衰退响明年出現。瑞銀嘅Larry Hatheway同Kenneth Leiw相信,美國及英國正進入深而長嘅衰退,並首次估計歐羅區明年進入溫和衰退;至於日本今年第三季已進入衰退。

1992年8月19日日經平均指數曾由14194點反彈至1993年嘅24000點,其後喺14000至24000點牛皮,2000年終於14000點失守,下跌到2003年4月7600點,才結束日股熊市。後市展望,道指由7880點反彈,情況有如1992年8月日經平均指數,完成反彈後將進入一段十分長日子嘅上落市(日本長達七年),最終7880點失守,才完成整個美股熊市。2007年10月信貸泡沫爆破時,有兩大可能性:一、1929年10月嗰次因政府太遲入市干預,而令股市狂瀉到1932年,此乃華爾街大危機,由1933年起美國股市開始復甦。二、九十年代至2003年4月,日本响政府不斷支持下,令調整時間十分長,痛苦期共十三年。長痛、短痛任擇其一,英、美兩國同時選擇長痛,雖然令股市短期(道指7880點)獲支持反彈,但日後應進入漫長牛皮市。向本土銀行注資嘅行動雖阻止股市恐慌性拋售惡化落去,但唔代表問題解決。

上周五美股VIX升至76(正常情況只有30),代表股市早進入極度恐慌;加上上周五成交達一百一十六億股,大量分析員(包括我老曹)認為股市短期嘅底已搵到。納指由去年10月至上周五跌幅為前升幅(2003年4月起計)嘅76.4%,係Filonacci中表現最弱,代表由2007年11月開始嘅拋售潮已完成,進入Bargain Hunting期。上周五MSCI世界指數平均P/E只有十倍,為1982年以來最便宜;MSCI歐洲平均P/E更只有八倍,係1987年9月以來最低;反之,標普五百P/E仍係十六倍,未算便宜,估計完成上落市後,美股响未來日子仍再跌40%。CDS市場將進一步萎縮,CP(商業票據)市場亦萎縮,甚至信用狀(Letters of Credit)亦受影響,令未來國際貿易量萎縮;再加上日圓利差交易拆倉,未來世界將面對流動性萎縮!危機(Crisis)仍然存在,只係恐慌(Panic)被制止。近日股市雖然反彈,最終將因經濟陷入不景氣而引發另一次拋售潮,到時整個超級大熊市才告完成,時間十分長。

官僚取代自由市場制度
上周五美股低點只係一個中期底部,本周開始大量bargain hunters湧入市場,令本周全球股市大升。各國政府大量動用納稅人嘅錢入股銀行股,呢筆數日後點清還?!這將令明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。
踏入二十一世紀,港人已進入Soft Depression期(輕輕的憂鬱)。港人曾面對1997年下半年樓市下跌、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,2007年8月至今又嚟一個次按危機,今年起高消費、高槓桿比率時代結束;甚至係西方領導嘅時代結束,東方正在冒起!未來新世界秩序正在形成!加強監管、控制、干預已成為天公地道嘅事,官僚漸漸取代自由市場制度;喺高官領導下,事情似乎愈搞愈糟。因泡沫由形成到爆破有一定軌迹可尋,過去高官製造次按泡沫,卻唔容許泡沫爆破後遺症出現,可以咩?我地正面對Centralized Manipulation所產生嘅悲劇後果。
T. Boone Pickens响1997年6月離開石油事業,開始自己嘅事業生涯,以朋友嘅3700萬美元資金開始創業,到1998年5月已失去2400萬美元,1999年1月只剩番270萬美元;但到2000年卻升值到25200萬美元,其後一帆風順!佢投資嘅天然氣,不但美國電力公司用作發電,亦有巴士公司用作能源。依家佢改為大量投資水項目,估計未來亦可成功。T. Boone Pickens成功之處係當佢已失去投入本金95%時仍肯捱落去!好多時最黑暗時刻就係光明嘅開始,每一個成功者背後都有一萬個失敗者,成功與失敗往往只差一線,就係喺最困難日子裏你係咪願意繼續捱落去!

2008年10月15日星期三

冇經濟理論救到次按

冇經濟理論救到次按 (曹仁超 2008年10月14日)




上周係最惡劣嘅一周,昨天投資者貪念又再戰勝咗恐懼,令恒生指數一天之內上升1515.29,收16312.16,成交725.8億元。估計係拋空者平倉,形成熊市二期內另一隻腳。以P/E計,恒指平均P/E一旦跌至八至十二倍便是熊市三期(最低P/E係1974年12月六倍)。上周P/E最低見八點八倍,點解我老曹仍認為係熊市二期而唔係三期?理由係擔心銀行股非利息收入利潤(佔總利潤30%或以上)喺未來三年將大減,因銀行推銷金融產品時嘅困難大幅上升,令未來三年銀行純利如唔係倒退就係停滯不前。地產方面,物業重估利潤大幅倒退或唔存在,呢方面佔地產股40%以上純利,擔心今後三年亦唔存在。把上述因素計算,今天P/E八點八倍相等於過去恒指P/E十二倍。



Thomson路透估計,第四季全球GDP出現負增長,明年第四季低增長。估計失業率最高潮喺明年8月,全球失業率可達7%。
信任(Trust)一旦破產,重建需時。到底幾時投資界先可以重返去年10月嘅信心?



經過1982至2007年長達二十五年嘅信貸膨脹期,2006年起樓價下跌造成貸款者損失,令金融機構資本充足比率不足;加上國際會計制度收緊,資產價值必須按市價入賬,令各金融機構出現資本充足比率不足,必須集資去增大資本,因而引發信貸壓碎(Credit Crunch)。各金融機構被迫賤賣資產去增大資本,因而引發金融危機。資產泡沫爆破及金融市場產生黑洞,吞食所有投入嘅資金,令貝爾斯登及美林被接管;雷曼兄弟破產;AIG無力履行擔保CDO責任及「兩房」被託管,情況好似愛麗斯夢遊仙境,她一旦走進白兔嘅洞內,便返唔到出嚟,全球進入大蕭條以嚟最大一次金融危機。主流經濟理論進入白兔洞內,任何通脹目標(Inflation Targeting)或價值投資法均冇用,令貝南奇變成傻佬一名,呆若木雞不知所措;保爾森則喺度扮演幪面超人,可惜災場太大,救得呢個救唔到嗰個。因為格蛇時代將信貸膨脹呢個波吹得太大,所謂Greenspan Put(每次出現危機,格蛇都放寬銀根,冇耐之後危機便消失),令市場忘記紀律。四分一世紀金融市場過分自由化,家吓面臨縮細(downsizing)、理性化(rationalization)及重新納入監管(re-regulation),一切將屬過去嘅反轉。市場進入熊彼得理論(創造中嘅破壞),舊理論、舊方法及舊方式已冇用,但新理論、新方法及新方式又未出現,過去因信貸膨脹而創造出嚟嘅經濟繁榮已受到無情破壞,信貸收縮喺度引發通縮(而唔係通脹)。

A股步入冰河時期
中國GDP最終能否逃過1992年後台灣嘅命運或1997年後東南亞國家嘅命運,保持上行增長?明年就有答案。中國加入WTO後,中國企業受到全球化衝擊已唔可以獨善其身,既受世界經濟上升周期帶動而上升,同時亦因世界經濟陷入衰退而大受影響。法興分析員Albert Edwards 9月份估計股市將溶解,家吓更估計步入冰河時期。依家只係冷風(Chill),仍未降霜(Frost);The Daily Reckoning認為,過去一年係流動性資金問題(Liquidity),未來一年係清盤問題(Liquidation)。今年已冇人歡迎財務顧問,只希望趕走佢地(聽講部分財務顧問已畀人喊打)。
南非蘭特出現七年內最大跌幅(9.8%),見9.4127兌1美元,因為連金價亦暴跌。七十歲嘅老資格投資者Jeremy Grantham(管理1200億美元資產)叫各位忘記通脹,因全球經濟在萎縮中。依家美股股價雖已進入合理水平,估計未來將出現偏低20%;商品價格雖長線睇好,但短期睇淡。

熊市中三個建議

熊市中三個建議 (曹仁超 2008年10月13日)

10月12日,周日。過去一年證明追隨趨勢大勝價值投資法。喺股市中賺錢或蝕本最重要係Timing,而唔係評估股值有幾多?幾時買入及賣出較該股值幾多錢更重要。各位忘記咗英隆事件咩?喺泡沫期,英隆價值一再上升;一旦泡沫爆破,英隆可以一文不值。入市首辨大市方向,例如到底係Top Down定係Bottom Up!2003年4月開始Bottom Up,到咗去年10月結束,然後進入Top Down期。今年3月入市博反彈,如忘記Sell in May亦幾麻煩!恒指14000點係另一個良好博反彈期,但熊市有排未完。Bargain Hunting(趁低吸納)係極之專業行為,要有森池兄智慧先得。如你只係一般散戶,最好採用小心駛得萬年船策略,只動用本金30%去玩吓。喺熊市中保本為上、賺錢次要,因次按風暴仍未過去,家吓壞賬率已高達23%(2001年8%;上述資料嚟自雅虎新聞)。甚至摩通CEO戴蒙對前景仲係悲觀,認為未來大趨勢係向下,反彈只係微波(Curve)。

要有捨得思想
道指喺2002年10月10日見7197.49,上升至9000點然後再回落到2003年3月12日7416.64才孕育牛市;今年10月10日道指見7882點後,可唔可以同樣孕育牛市?面對道指7800點,我地可以做乜?我老曹冇水晶球,但建議如下:一、如去年10月前你已賣出全部股票,依家不妨將30%資金重投股市;二、如你早已將30%資金投入股市,睇嚟除咗觀望外,可以做嘢已唔多,不如拉將凳仔坐定定睇「投資者日記」啦。當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,理性分析如孤兒(冇人理)咁可憐。你可以話個市癲咗,但1974年7月至12月我老曹理性分析曾面對冷漠,從此我老曹學到一件事——喺熊市中最大責任係保本。一如太陽陳指出,喺熊市中最好100%現金,然後做空軍(我老曹做唔到,因為仲有感情包袱);三、喺熊市中希望係最差投資策略,例如希望大市反彈後才減持,希望嗰樣或呢樣。喺熊市中應有佛家思想——捨得。請放棄紅塵、遁迹空門。就算唔做空門弟子亦要戒貪、嗔及癡。
喺熊市中,入市容易離市難。控制你可控制事,例如止蝕唔止賺及溝上唔溝落;管理你不能控制事。熊市當前,只有Cover Up或Take Shelter。唔好畀Wishful Thinking左右你投資分析,例如今年3月入市博反彈,到5月冇及時離開英雄,家吓已去咗浩園!恒指14000點做唔做救火隊?睇你有冇水而定(水頭充足者無妨,唔係就咪搞)。投資者有種特性叫做齊齊攬住死,死咗罷就,止蝕則死都唔制。恒指喺14000點反彈,恐怕亦係小飛俠式反彈(高極有限)。

全球金融市場面對兩大壓力:一、缺乏短期資金(依家主要依賴各國央行提供);二、去槓桿化。

2008年10月11日星期六

熊市只完成三分一

萬四漸見支持 (2008年10月11日 曹仁超)

今年3月貝爾斯登被300億美元收購後,股市出現反彈,但只維持八星期;7月份「兩房」被託管,股市反彈四星期;但到雷曼兄弟破產、AIG被接管,即使推出7000億美元挽救計劃,股市亦反彈乏力,因為信心已崩潰!就算10月6日七國聯手減息,亦只有小部分地區股市反彈。依家股市肯定超賣(但超賣唔係睇好嘅理由),因為我地正面對一個系統性崩潰及環球性衰退,將會大大改變家吓嘅經濟政策及領導權(例如日本估計未來將出現三分天下,即由美國、歐盟及中國取代美國一國獨大)。

一如今年2月Nouriel Roubini教授估計,金融系統進入分十二階段嘅溶解期,依家完成第九階段(影子銀行系統出大問題),進入第十階段(股市狂瀉反映全球面對大衰退);第十一階段係資金乾涸,衍生市場成交銳減,令銀行同業拆息高企,大量企業倒閉,相信今年12月至明年1月發生;最後引發賤賣資產、信貸收縮,令市價較基本價值還便宜,大量margin call出現,以及大量企業被金融機構切斷「信貸線」(企業根本上借唔到蚊年),整個金融系統溶解期才完成。社會進入銀行唔信企業拒絕貸款期;企業為本身「有毒投資」作大幅撥備……至此,經濟進入低潮,然後有問題銀行合併或被收購,無問題嘅銀行增加資本,另一經濟上升期又開始。

美元利率去年9月開始回落;太陽去年10月開始從華爾街回落。呢回唔係《日落巴黎》(戲名),而係「日落紐約」,擔心下一步係日落倫敦甚至香港,因為近幾十年無論紐約、倫敦及香港經濟皆過分向房地產、商品期貨及金融業傾斜,當地產,金融、商品期貨同時爆煲下,自然出現日落,一如2000年科網股泡沫後硅谷出現下沉嘅道理一樣。呢次歐洲央行減息,係2001年9月11日以來首次。
各位要記住以下三招:一、追隨市場趨勢,學習Top down及Bottom up技巧,當股市向下時,努力減少虧損及增加手上現金。二、急急止蝕,任何時間如回落15%必須考慮止蝕,如回落20%便唔使再問理由止蝕(有人用5%及10%止蝕,我老曹唔同意,因為太敏感好易震出)。三、反彈如小於15%可以不理。上述三招已可保閣下平安。
當惡性拋售完畢,基金經理會自分辨邊D企業純利係十分脆弱(例如銀行業內嘅非利息收入、地產股中來自物業重估、公司投資嘅股票收益等等)。反之,如果企業純利十分鞏固,甚至响衰退期一樣可以存在,日後呢類股份嘅股價自然可以反彈。

揸100%現金做空軍有心理包袱
太陽陳來電批評我老曹過去嘅「三七分」策略。既然確認係熊市,點解仲揸住30%股票而唔做「空軍」?响邏輯思維上,太陽陳嘅批評絕對正確,但感情方面人人有包袱,揸100%現金然後做空軍,又有幾多人可做到?我老曹接納太陽陳嘅批評,但唔會改變依家嘅「三七分」策略(事實上家吓已變成八二分,因去年10月份30%資金購入嘅股票依家已跌咗40%,變成只佔全部資金20%);至於做空軍係極之專業嘅行為,相信好少散戶可以過心理呢一關。
各國向金融系統注資令貨幣供應上升,點解我老曹卻睇通縮?因為貨幣流速(L Velocity)响度減慢。即貨幣由甲轉到乙、再由乙轉到丙嘅速度放緩,呢種影響力更大於貨幣供應上升。情況有如退潮令近岸嘅船隻大部分擱淺(海水冇減少,只係流走咗)。去年11月起我地面對流動性資金退潮,情況同2001至07年初相反,當年喺漲潮下,百物遲早升值。

英國人响Icesave Internet bank有三十幾萬個戶口,英國政府為上述戶口提供5萬英鎊保證,因此英國政府打算控告冰島政府,要求賠償損失!冰島四大銀行外債超過1000億美元,冰島一年GDP只有140億美元,過去依賴外債去維持每年GDP 5%增長。而冰島政府外滙儲備少於30億美元,擔心冰島政府將成為首個破產嘅政府(各位唔好以為政府就唔會破產!)。

以大型頭肩頂結束美國光榮歷史
信貸危機至今只出現十四個月,而股市只下跌十二個月,標普五百跌幅已達38%(戰後平均熊市跌幅31%),1973至74年跌幅為48%,2000至02年跌幅為49%。未來下跌空間仲有幾多?有一百五十八年歷史嘅雷曼亦破產,全國最大證券公司美林則被美國銀行收購,全球最大保險集團AIG要政府注資,仲有乜嘢衰嘢未浮現?美股由2000年起正形成一個大型「頭肩頂」,估計喺7500至8000點附近獲支持,然後再形成右肩,去結束美國過去一百年嘅光榮歷史(一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結束英國嘅光榮歷史一樣)。未來世界唔再係一國獨大,而係鼎足而立(美國、歐洲同中國)。喺美國,投資股票及物業可發達嘅最後一次由1982年開始、2007年結束共二十五年,未來一如1990年後日本走下坡。過去一年如你冇Take shelter或Cover up,今天又可以怪邊個?!過去一年唔少藍籌股跌幅由30%到60%不等。展望2009年我地將進入衰退期,呢次衰退期有幾耐?冇人事前可知道(日本1990年嗰次係十三年、香港1997年嗰次係六年)。
美股連跌七個交易天,對標普五百而言係1996年以來跌幅最大、為時最長嘅下跌日子,金融股已跌至近十二年低位!財長保爾森更警告會有更多銀行破產!取消裸空後,周四美股又再狂瀉,股市漸漸進入非理性拋售,係咪接近底部?讓市場自己話你知。經過呢輪惡性拋售後,投資者元氣大傷,日後復甦需時。

美國陷衰退機會近九成
經濟分析員認為,美國將陷入衰退,BNP百利達分析員Brian Fabbri認為,「We're in the middle of a very dark tunnel, each day we see another crack in the system!」五十二位分析員估計,2008年第四季及2009年第一季美國GDP將出現負增長,未來十二個月出現衰退機會高達89%(上月調查認為只有60%)。下屆總統1月上任首要任務係刺激經濟,如奧巴馬獲選,將採用高稅政策去支持政府開支,形成明年上半年經濟仍受打擊,屆時才係股市低潮。
High Frequency Economics主要分析員Carl Weinberg接受彭博訪問時話,面對美國經濟即將陷入衰退,貝南奇手上嘅武器就係減息及向銀行系統注入資金。標普五百指數由去年10月至今跌幅已達38%、道指跌幅已超過30%。減息半厘後,貝南奇仲可以從佢嘅帽中拎出幾多隻小白兔?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每月向超過一萬五千位成年人調查佢地嘅消費習慣,發現9月份消費者開支指數較8月份下降2.2%,5.5%受訪者認為今年9月較去年9月更差。沃爾瑪公布9月份銷售只較去年同期升2.4%;中價零售商J.C. Penney公布9月份銷售較去年同期減少12.4%。

美負資產家庭或倍增
The Boom Years Are Over!股票市場十二個月前已見頂,美國零售業今年第三季銷售才減少,理由係美國人响股票市場失去接近5萬億美元市值,再加上物業市場跌價。《華爾街日報》估計,依家每六個物業擁有者中有一個係負資產!美國約有七千五百五十萬個家庭擁有自住物業,即家吓約有一千二百萬個家庭陷入負資產狀況,而樓價仍繼續回落。由於過去八年美國人收入並冇上升,理論上樓價亦不應上升,但事實並非如此,理由係利率下降加上信貸寬鬆,所以樓價2002年起一直上升,雖然2006年第三季開始回落,但仍較2000年高出20%。穆廸嘅Economy.com估計,如樓價重返2000年水平,美國物業擁有家庭三個中將有一個係負資產!
忽然之間,美國證監會認為自己應該做D嘢嘅,所以決定阻止別人裸空,令對沖基金經理急急平倉,股市喺7月份反彈。平倉後基金只有拋售所持優質股(因為不能透過拋空低質股去對沖),結果8月份股市又回落。9月份投資者認為既然對沖基金亦唔准拋空,點解仲要揸對沖基金?引發咗9月份新一輪拋售期。今天美國證監唔准裸空嘅行為取消,不但未能阻止股市下跌,反而進一步推跌股市。拋空喺美國一向合法,忽然之間變成唔合法;至今人人莫名其土地堂?John K. Galbraith响佢嘅The Great Crash, 1929中咁樣描述:响跌市中總要搵D代罪羔羊,拋空者就因此成為被指摘對象。
兩位UCLA經濟學家研究指出,1929年後美國衰退期長達十五年(日本1990年起股市回落期共十三年)2007年11月起嘅美國衰退期又點?UCLA經濟系副主席擔心美國呢次衰退會否長達十至十五年?
2008年歡迎大家進入「梅菲」市場。梅菲博士認為,「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, will go wrong.」(任何事物可能出錯者,最後都會出錯)。2007年11月起股市有如拿破崙從莫斯科撤退,沿途受到俄羅斯軍隊攻擊,愈來愈多人希望退出股市,令任何一次反彈都唔長久。唔少人希望自己今年Sell in May(如去年10月冇出貨嘅話),可惜時光不能倒流。

熊市只完成三分一
Bert Dohmen係美國知名嘅股市評論員,去年寫咗一本書叫Prelude to Melt down,預測全球金融業解體……今天嘅情況一如佢估計。我老曹認識Bert Dohmen已係1990年嘅事,1989年六四事件後,呢位鬼佬居然响1990年去北京旅行睇睇中國情況,順道經香港。响朋友介紹下,我老曹充當佢嘅嚮導,帶佢欣賞香港夜景,佢太太係西班牙人。我老曹招呼佢兩個到香港知名西班牙餐廳Amigo,而且談笑甚歡,大家不約而同睇好中國同香港經濟前景(1990年嗰年唔少人睇淡),我老曹亦因此成為佢嘅投資通訊嘅讀者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,我老曹亦將香港嘅情況講佢知,協助佢了解香港嘅情況,並進一步增加彼此了解。
十五個月前Bert Dohmen寫咗一篇「don't listen to all the Pied Pipers of Wall Street」(唔好再聽信華爾街大行嘅吹笛人),我老曹亦有同感,去年8月起我老曹亦响香港叫大家小心!佢從事分析業三十一年(我老曹比佢老資格少少,共四十年)。我老曹今年放假前,曾問佢對後市點睇?佢話:「It's only the 3rd inning.」(如你有玩美式棒球,便知道一場賽事共有九個inning),即家吓只係第三局,熊市只完成三分之一。
Bert Dohmen今年聲名大噪,你經常可以喺CNBC、Neil Cavuto Show、Louis Rukeyser's Wall Street Week及CNN Moneyline睇到佢。佢接受華爾街及商業周刊等訪問時風頭幾勁,唔知有冇忘記我老曹呢位喺1990年認識嘅香港朋友,以及當年曾請佢飲嘅紅酒(當年賣6000港元一枝,然今時今日幾萬蚊都買唔到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