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

現在估底實太早

現在估底實太早 (曹仁超 2008年10月16日)

注資不能改變股市走勢
CRB指數(代表十九種原材料)跌幅已達39%,可以媲美2000至01年(跌幅37%)或1997/98年(跌幅28%)。家吓銅價仍較2001年低潮時高出三倍;油價同1998年低位10.35美元距離仲好遠。根據哈佛大學經濟學家Martin Feldstein(佢同時係美國商業周期成員)研究,通常商品價格見底後一年經濟先復甦。換言之,即使CRB指數最近已見底,我地最少仍面對一年衰退期。高盛證券估計,明年鉛價將回落17%及銅價回落12%。UBS估計,鎳價仲有32%及白金50%下跌空間。摩根士丹利估計,明年鉛價將回落20%及鈀金45%。如佢地嘅預測準確,即距離衰退結束期仲遠。股市通常响衰退結束前三至六個月先見底,依家估底係咪太早?!
聯儲局宣布,連同G7將採取一切有需要手段去水浸金融市場。上述行為可能引發股市短期反彈,可唔可以改變股市長期大方向?答案係唔可以。
花旗調低中國境內銀行純利估計,平均達20%至26%,明年再減少22%至28%。內地銀行股前景繼續睇跌,令喺本港上市內地銀行股嘅股價今天跌幅好大。

特首今天認為,呢次全球信貸壓碎,較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嚴重,香港已進入不穩定期,並已擔保全港存款安全。過去十二個月全球股市冇咗7萬億美元市值,香港經濟係海島式經濟,無法避免唔受外面因素影響,何況過去港股受流動資金推動而一度升上32000點;去年所產生嘅財富效應及今年財富萎縮,令香港成為世界經濟中最槓桿化嘅地區之一。面對呢種局勢,特區政府可做嘅事好有限,市民只有自求多福。擔心全球經濟陷入衰退,令反彈市好短命,各國政府只係成功制止恐慌,卻未有解決危機。

有人形容依家美國經濟好似剛急救成功嘅病人,雖然已離開深切治療室,但各位唔好希望佢明天可以參加跑步。
紐約大學Nouriel Roubini教授認為,美國將進入四十年內最嚴重一次衰退,估計長達十八至二十四個月,失業率高達9%;未來住宅樓價再下跌15%;次按危機帶嚟約3萬億美元虧損(10月7日IMF估計1.4萬億美元),家吓已公布嘅虧損只有6370億美元。
雷曼兄弟三千五百多名活躍客戶持有450億美元證券,因雷曼兄弟破產,佢地無法操作自己嘅戶口,喺最近一個月跌市中損失慘重,如因此資不抵債,仍需補孖展。佢地可能較雷曼迷你債券苦主更苦,因雷曼兄弟破產而無法止蝕先會變成負資產。

展望未來,英美樓價繼續下跌,以及銀行繼續需尋找新資金注入以提升穩健性。62萬億美元市值嘅CDO市場,已減少至上周五嘅50萬億美元,估計未來仲會繼續減少落去。最終經濟可復甦,問題只係唔知邊一天開始。與1989年六四事件唔同,當年滿街鮮血(政治方面)係入市時機;今年反而係市場好麻煩(Trouble in the market)才令滿街鮮血,不可一概而論。恒生指數由去年10月高峰至今,已大跌超過50%(其中一半由9及10月完成)。1974年嘅教訓係遲入市好過早入市。
雪茄伏認為,政府一連串措施只能穩定金融系統,但無法阻止衰退出現;美國樓價仍在回落,即銀行界虧損仍在擴大。佢唔認為大量注資可引發通脹(喺衰退期通脹唔會出現),反而應擔心我地幾時先可以擺脫衰退。

黑石集團CEO施瓦茨曼認為,銀行恢復健康需時(呢間公司去年6月以31美元上市,最近市價11.54美元),銀行股冇吸引力。

Jeremy Grantham係GMO主席,佢認為家吓入市仍太早,因為美股仲未算便宜。
Caroline Baum認為,八十年代至今,央行透過放鬆銀根政策去對付泡沫爆破;最後一次係納指由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回落78%,減息至2003年6月1厘後亦回升。呢次樓價回落一樣係採用減息方法,但日本銀行1990年至今已證明甚至減至零利率,仍無法令日本樓價上升,英美會否例外?

好多人近日誇口自己一早預計次按危機出現,而忘記太早睇淡係死罪。2006年年初已睇淡,便錯過去年大牛市帶嚟嘅風光;最叻嘅人喺去年10月先睇淡!同樣理由,太早睇好亦係死罪。我老曹曾喺1974年7月開始睇好,但恒生指數喺1974年12月先見底,太早睇好代價係冇咗當年我老曹80%本金。因此恒指見底回升由得佢,直到第二個底高出第一個底為止(所謂Bottom Up);恒指見頂亦由得佢,直到第二個頂無法高出第一個頂為止(便叫Top Down)。唔好忘記旺市莫估頂及淡市莫估底嘅格言。

我老曹認為,分析員對明年企業純利展望仍然太樂觀。我老曹估計,明年企業純利較今年大部分係負增長,擔心未來恒指P/E將回落到八倍以下,即唔少股價仲有好大下跌空間。將銀行國有化可阻止存款戶恐慌,但不能阻止英美樓價繼續下沉,搞到D銀行冇息派(呢個係政府注資令銀行股價下跌理由)。

歷史證明政府愈介入經濟,經濟表現會愈差,例如蘇聯1970年計劃經濟;中國1949至78年三十年共產經濟。因為官僚唔按市場規律辦事而浪費珍貴資源,所以先有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及九十年代蘇聯解體。家吓西方國家官員大量介入金融業,後果會係點?會唔會出現crony capitalism(有權勢嘅資本主義)。不過,錢喺邊度嚟?一、稅收;二、借番嚟。政府用作收購不良資產及注資銀行嘅資金嚟自借貸市場,即資源由自由市場流向有權勢嘅資本家(官員)手中,最終導致資源錯配而壓抑經濟繁榮。有人認為市場失效,官員先介入;事實剛好相反,係官員介入令市場失效。例如「兩房」過去不按經濟規律辦事,2003年6月聯儲局減息至1厘,維持達一年之久,都係官僚令自由市場失效嘅說明,今年入市挽救銀行、情況同九十年代日本相似;美國同歐洲正步日本後塵進入crony capitalism!經過漫長一年跌市後,投資者相信高官先可以重新穩定經濟,雖然真實情況唔係咁;佢地亦相信經濟去槓桿化後,唔會帶嚟更多眼淚;佢地甚至認為,最惡劣日子已過去──例如上周五股市已見底!觀察過日本九十年代表現後,知道上述信念好脆弱。不過,外面係咁冰凍,有時亦只有捐入愛斯基摩人用雪塊砌出嚟嘅小冰屋避寒,雖然明知唔係長久居所。一年前冇人知道天氣可以變得咁嚴寒,令大部分人未有準備寒衣過冬,加上唔少投資者不但失去裇衫,連鞋、襪甚至底褲都冇埋,搞到喺嚴寒中赤裸裸;當見到禾桿草時亦死抓住唔放。

投資者今天睇睇自己嘅投資組合只見一片紅,唔少已冇咗40%市值;面對最近幾天股市反彈曾好高興,好似喺北極見到一點光咁,可惜我地見到嘅可能只係北極光而唔係陽光。

投資唔好靠預測
第一個底由拋空者平倉造成(例如2002年10月美股),日後唔再低過呢個底才確認牛市出現(例如2003年4月);反之,未來日子如創新低,便代表熊市繼續,反彈只係另一隻熊腳。到底上周五係底定係熊腳?等股市自己話畀大家知。如你一味想摸底,咁又點持盈保泰?我老曹冇水晶球,所以亦唔知幾時見底;只知一浪低於一浪要出貨(Top Down),一浪高於一浪才入貨(Bottom Up)。
預測唔係可靠嘅投資工具(如你預測,遲早出錯),只有嚴守紀律,唔摸頂及唔估底;只有當頭起時入貨,當頭跌時出貨,先係致勝方法。
政府注資銀行只解決Solvency問題,至於Recapitalization問題,就有排先搞得掂。除CDO市場在溶解中,巨大嘅衍生工具市場亦喺度縮細緊,家吓已預告去槓桿化日子完成,早唔早D呀!

Jeremy Grantham係GMO主席,佢認為家吓入市仍太早,因為美股仲未算便宜。

沒有留言: